顯示具有 藍海理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藍海理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5/12/15

到MSN搜尋藍海理論

昨天在MSN的搜尋找"藍海理論"
竟然Live整聊室可以衝到第一名 哈哈
可惜Yahoo!奇摩搜尋藍海理論的結果還是第四(有待努力~)
至於Google 我就沒辦法了
畢竟 沒什麼重要的網站有連到我家 :<
很明顯地
透過Meta Tag 跟 Title 的調整
對於MSN以及Yahoo!台灣的搜尋引擎
是有用的 ~
而Google技術已經再往上提升
不會只受到Meta這些因素影響
所以 目前針對台灣 如果要做搜尋引擎優化(SEO)的話
可能還算容易
Google這部份 看來是要多下點功夫才行 ...
不然你就是乖乖付錢去買Adwords
自然搜尋這個領域
你面對的排名競爭是無所不在的
所以 比較難的事情 應該是你怎樣好好keep你的質與量
經營內容 導向正面循環
應該是比較正統的做法
即使搜尋引擎再怎樣改變Algorithm
流量大 重要性高的網站 當然就站的穩囉

2005/11/30

看了天下文化討論的藍海策略再來一篇

藍海策略跟另外一本也是之前被廣泛討論的從A到A+
其實某些觀念是相通的...
套句連續劇的話:有好人可做,誰要當壞人
藍海可以悠游,誰要棲身紅海 ~
問題是 同樣的外在環境
對你來說是紅海 對他來說卻可能是藍海
問題在哪?
在於你有沒有搞清楚 自己的position?
哪些事是你專精而且可以表現傑出的?
哪些事是你一輩子努力 可能都表現普普的?

從A到A+提到所謂刺蝟原則,
要我們問問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達到頂尖水準?
並不是你躲到所謂的藍海
就可以高枕無憂 ~
藍海這個概念 根據我的解釋
就是一塊最適合你生存的外在條件環境
可能是你具備某些利基 或是找到新價值
也可能是新的business model..
當然 大家都知道SWOT分析
也知道外在環境會改變
所以 藍海本身 同時具備"流動性"的特色
這就跟之前管理大師波特所提的競爭策略又接近了
就因為企業必須面對整體環境 產業變動
保持競爭力
所以 才會有差異化這些概念
不過 這樣的競爭力提升 套用管理學的話
比較像是逐步改善
跟另外一類型的innovation 價值創新有程度上的差別
就拿網路電話 VoIP 來說
1996至今 很多VoIP產品,技術不斷演進
但是受限於頻寬,編解碼技術,軟硬體而無法大量成長
直到Skype利用Kazza時期累積的P2P技術
加以應用到網路語音服務
並且透過採用Global IP Sound 的語音壓縮技術
使得用戶遍及全球 ...
如果說 原本VoIP產業的player是採取一般性的競爭策略
在產業標準下 尋求細微 不具關鍵競爭力的差異化
那麼 Skype 打破電信業的伺服器為中心的思維
去尋求PC的P2P通訊架構來提供更好服務
不就是典型的"藍海策略"